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,今年的主题是 “健康聆听,无碍沟通”。富顺县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全国爱耳日活动宣传,致力于提高大家的爱耳、护耳意识,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听力问题,实现科学的听力干预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关键以下信息:
· 到2030年,预计将有超过5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。
· 超过10亿年轻人面临着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,因为他们在听音乐和视频游戏等娱乐消遣中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中。
· 我们未来的听力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保护耳朵,因为通过采用安全的音量和良好的听力防护实践,可以避免听力损失。对于听力损失患者来说,早期识别和及时康复对于发挥其听力的最大潜力至关重要。
警惕!这些行为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耳朵
01
“音量自由”的代价
长时间使用耳机(>85分贝)或暴露于噪音环境(如工地、酒吧),会导致内耳毛细胞不可逆损伤。
建议:耳机遵循“60-60原则”(音量≤60%、时长≤60分钟/天);嘈杂场所佩戴降噪耳塞。
02
掏耳朵的误区
频繁用棉签、挖耳勺掏耳易损伤耳道皮肤,甚至引发感染或鼓膜穿孔。
真相:耳垢具有自洁功能,无需刻意清理;若耳道堵塞,请就医处理。
03
忽视小病埋隐患
中耳炎、突发性耳聋等疾病若未及时治疗,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失。
警示:耳痛、耳鸣、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!
特殊人群护耳指南
01
婴幼儿:听力筛查是关键
新生儿需在出生后72小时内完成听力初筛,早发现先天性耳聋。
避免用力拍打婴儿头部,防止耳部损伤。
02
青少年:远离“娱乐性噪声”
戴耳机打游戏、蹦迪等高分贝娱乐活动是青少年听力下降的主因。
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检查。
03
老年人:别把耳聋当“自然衰老”
老年性耳聋可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改善生活质量,拖延治疗易引发抑郁、认知障碍。
那么如何关爱我们的耳朵呢?
2025年全国爱耳日,让我们从科学护耳开始,关注每一双耳朵的需求,用行动守护聆听的权利。愿每个人都能在鸟语花香中感受四季,在欢声笑语中共享温情,让生命的每一刻都“声”动美好!
注: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用于医学科普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富顺县人民医院 Copyright 2018-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:蜀ICP备17036411号-1 技术支持: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